欢迎进入访问本站!

经济舱综合征,东莞经济舱综合征

投资问答 2025-02-03 11:00:01

经济舱综合征,又称“经济舱血栓症”或“旅行者血栓症”,是一种在乘坐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时,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疾病。小编将详细介绍经济舱综合征的定义、发病机制、症状以及预防措施。

1.经济舱综合征

经济舱综合征是指在乘坐飞机旅行中或旅行后发生的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或肺栓塞有关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长时间肢体活动受限、空气湿度低以及乘客个体存在的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如严重肥胖、慢性心脏病、激素治疗等)共同作用,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可能脱落引起肺栓塞。

2.症状与危害

如果腿部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疼痛和肿胀,可能是经济舱综合征的早期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症状。

据广州日报报道,去年春节假期后返工途中,广东东莞出现多名因为长时间坐车导致“经济舱综合征”的患者,其中3人不幸身亡,连续坐车时间都在20至30小时。这些案例提醒我们,经济舱综合征的危害不容忽视。

3.预防措施

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时,应尽量保持腿部活动,如每隔一段时间起身走动、做腿部伸展运动等。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血液,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在寒冷的天气里,注意保暖,避免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

4.其他注意事项

“牌桌综合征”

“经济舱综合征”并非仅限于经济舱。这种问题还可能出现在其他久坐不动的场合,如节假日亲朋聚会的牌桌旁。久坐、缺水、吸烟等因素都可能增加“牌桌综合征”的风险。

某些药物,如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等,也可能增加经济舱综合征的风险。如有需要,请咨询医生。

经济舱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保持警惕,确保旅途安全。

Copyright锦轶志行 备案号: 蜀ICP备2023028467号-3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