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怎么评选
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的相关内容如下:
1. 候选人数量增多:
以往的评选中,候选人的数量常常被故意压缩减少,但现在的评选流程中,候选人的数量比以往更多,不再故意限制。
2. 评选周期缩短:
评选周期缩短是近年来的一个变化趋势,现在的评选流程中,提名到评选公布的时间仅有两个月左右,相比过去缩短了很多。
3. 第一阶段:提名阶段:
时间:每年的3月至5月;
流程:科学界、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可以向中国科学院提名候选人。提名材料包括被提名人的个人简介、科研成果、推荐信等。
4. 第二阶段:初评投票:
时间:提名阶段结束后,初评阶段一般在6月进行;
流程:初评投票由科学院下属的各个研究所组织,对提名候选人进行初步评审和评分,最终确定初选人选名单。
5. 第三阶段:专家评审:
时间:初评结束后,进入专家评审的阶段,一般在7月进行;
流程:由科学院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对初选人选进行综合评审,综合考虑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学术影响力、学术道德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评分和排名。
6. 第四阶段:院士大会选举:
时间:专家评审结束后,选举阶段一般在8月进行;
流程:学术委员会会议上,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对候选人进行讨论和投票。选举通过的候选人将成为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7. 新当选院士特点:
最近的评选结果显示,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60岁及60岁以下的人占比高达91.8%。此外,评选特别支持新兴和交叉学科以及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的科学家。
8. 奖项评选:
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有参加三大奖的要求。三大奖是指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从2009年开始,超过90%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都获得过这些奖项。
通过以上内容的梳理,我们可以对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评选流程和相关情况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科技领域最杰出的人士之一,他们的成就和贡献对于中国的科技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评选过程中的改革和变化,使得评选更加公正、透明,并有意识地支持年轻和新兴学科的科学家。同时,院士的荣誉不仅仅体现在学术上,也体现在社会赋予的尊重、政府的支持和更多的学术空间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评选也承载着对科学家的认可和鼓励,对于科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