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访问本站!

绿皮书,绿皮书读后感

股票基金 2025-02-04 09:37:14

《绿皮书》:跨越种族的温情之旅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妈妈带我观看了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绿皮书》。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音乐和旅行的故事,更是一部跨越种族、跨越阶级的温情之旅。

1.绿皮书:歧视的象征与解放的钥匙

绿色,一种美好的颜色,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在上世纪中叶的美国,一本绿色封面的手册——“绿皮书”,却是黑人司机出行时的“耻辱”。这份绿皮书全称为“TheNegroMotoristGreenook”,专门为黑人提供住宿、餐厅和加油站等信息,帮助黑人司机避开种族歧视和潜在的暴力威胁。

2.两位主角:不同背景的碰撞与融合

电影中的两位主角,黑人爵士钢琴家唐·雪利和白人司机托尼·利普,分别代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唐·雪利,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却因种族歧视而备受煎熬;托尼·利普,一个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司机,却对黑人存有偏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的相遇无疑是一场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碰撞。

3.幽默与温馨:隐藏在互动中的讽刺与批判

《绿皮书》的出色之处,在于将讽刺和批判意识巧妙地隐藏在两位主角的幽默互动中。他们的对话与互动,表面上看似价值观的冲突,实则揭示了价值观的塑造来自于各自的阶级与种族背景。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不仅能感受到温馨和幽默,还能体会到深刻的人性反思。

4.种族歧视的冲破与自我成长的旅程

我喜欢这种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人群之间发生的碰撞。在碰撞中,我们能看到很多东西,看清很多东西。而身处其中的人,往往会因为碰撞而发生一些改变,一些思想上的进化,从而成为新的自己。《绿皮书》电影里的这一旅程,是冲破枷锁,打破自我固执的一次人生之旅。

5.阅读与反思:知识吸收与人性理解

在读完《绿皮书》后,写一篇读后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吸收和消化知识,反思书中人物的选择。这样的阅读经历,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性,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绿皮书》是一部充满温情与反思的电影,它让我们看到了种族歧视的残酷,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学会了宽容、尊重和珍惜,学会了在碰撞中成长,在旅程中收获。

Copyright锦轶志行 备案号: 蜀ICP备2023028467号-3  站点地图